首页 / 珠宝行业 / 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

第七届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一)

时间:2021-07-05 15:51:32 来源:本站
0

点击参与投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一)

■设计者:陈静

■作品名称:《重生》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说明:

以《重生》为主题,分为三个系列《蜕变》系列、《一花一世界》系列、《缮》系列。

万物皆美,生活中所遇、所见、所感都是基于对生命的热爱,遵从内心,静下心来,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因此在设计中,作者更加注重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作品重在可观、可赏、可玩、可佩戴的趣味性,感受作品带来的愉悦感。

通过设计制作让不起眼甚至被丢弃的绿松石边角料重获新生,是边角料的重生,也是对绿松石材料生命的延续。


■《蜕变》系列

■作品材质:925银、绿松石边角料

■作品说明:以蜕变为概念,展现生命脆弱而坚强。由各种不同的种子发芽后肆意生长的状态来表现这种蜕变。壳就是种子的禁锢,以突破禁锢后肆意生长的状态与未发芽时的静止状态作对比,突出了蜕变后的成长。以废弃的绿松石边角料为材料,结合拼贴的镶嵌方式,将种子的外壳镶嵌上绿松石边角料,拼贴后的有一种挣脱禁锢前快要裂开的状态。对于绿松石边角料而言,打破无用、低廉的禁锢,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完成蜕变。蜕变后与之前截然不同,是一种转变、一种成长,一种重生。

■《一花一世界》系列

■作品材质:925银、绿松石小米珠

■作品说明:“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静。”此处的“小花”于小花本身它是一个世界,于蒲公英而言小花只是其中一部分,而此处的“小花”也正是绿松石边角料,同时也是无数个看似“渺小”、“无意义”的事物。该系列以钩编的方式将绿松石小米珠串联起来,体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任何一个看似渺小的事物,都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世界,这些事物渺小而宏大。

■《缮》系列

■作品材质:925银、绿松石边角料

■作品说明:绿松石边角料为何只能作为被修复的对象呢?它是否也可以作为修复材料?该系列以绿松石边角料作为修复材料,以残破的边角料修复破损的器物,互相修补、互相成全,既是边角料的重生,也是器物的重生。

■设计者:丁玥含

■作品名称:《兵小俑》《甲饰》《俑伴》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名称:《兵小俑》

■作品说明:包含5件胸针作品,不仅将多种兵马俑中的任用形象进行总结筛选,还考虑了首饰产品的形式,选择了贴合主题的盲盒形式并制作了包装盒。

■作品名称:《甲饰》

■作品说明:包含8件作品,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兵马俑元素——甲片,并加入其他的如兵马俑形态等元素以增加首饰的趣味性。

■作品名称:《俑伴》

■作品说明:包含共4件作品。将设计元素着眼于兵马俑中人俑之外的那些精美的物件,具有创新性,通过首饰创作使大众能够多注意到人俑身边的这些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精美馆藏文物。并以秦铜盾作为主题元素进行创作,其中《同泽》加入了犄角大八字胡以及人俑的衣领元素。

■设计者:付琳贺

■作品名称:《端午节》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说明:端午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我以端午节文化为精神依托进行设计。

第一套名为《端午节的团圆饭》,以团圆为主题,模拟了一个一家人围坐在圆桌上的场景。圆桌设计了旋转结构。

第二套名为《端午印象之一》,每个人对端午的印象都不同,每种造型元素都代表不同的端午印象。希望这套作品可以唤起每个人的“端午印象”。

第三套作品名为《端午印象之二》,以插画的形式表现端午节的三个习俗。

■设计者:金若雨

■作品名称:《一杯茶的时间》《水果的仪式》《闲花为伴慰平生》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一杯茶的时间》2021

■作品说明:一片树叶,落入水中,从此有了茶。“茶”,是“人”立在“草”“木”之间,有着土地和手掌的温度。水是无形的,但茶碗里的水有形。静置时,它是纯净的圆形镜面,倒茶时,又如蜻蜓点水荡漾起微波。虽然被限制在一碗小可盈握的茶盏之中,但因为是水,它又大到可以容纳山川,容纳无垠的精神世界。无论生活有多忙碌,只要泡上一杯茶,心就会安顿下来。此系列创作,是为了提醒匆忙前行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或许,只是一杯茶的时间。

■作品名称:《水果的仪式》2021

■作品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总要通过某些细化的方式,把生活过得更加细致和有品位。这种日常却又讲究的生活习惯,会让每一天都被赋予意义,参与其中的人获得加倍的满足感,从而更加热爱这种生动且有魅力的生活。该系列试图以首饰为媒介,阐述生活中摘、食、玩水果的过程,以某种具有仪式感、趣味和互动的形式,让佩戴者产生参与感,唤醒被日夜忙碌的营求逐渐消解了的生活情趣。

■作品名称:《闲花为伴慰平生》2021

■作品说明:在翻看过往相册时找到了一些旧照片,偶然想起过往数年都曾与父母好友约定一起赏樱,却总因错过花期作罢。一场风、一场雨,便要宣告着花季的结束。但是正如“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所描述的,当你醉心于观察生活中所见之细事,落在池塘中的花瓣,亦是一场美的绽放,心态也会不自觉舒畅起来。不管一生经历多少坎坷与荣辱,当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地以赏花的心态面对生活,都能引闲花为伴,以抚慰平生,这样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用“玉”来比拟这种温润的、闲适的审美心态,再合适不过。

■设计者:李萌

■作品名称:《生命涌动》《枯笔飞白》《枯石》系列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说明:本系列作品旨在以乐观的情感态度表达悲观的形象,以枯槁之物的内化运动来表现枯槁的生命之美,重生之美,唤起观者的共鸣。通过枯拙的腐朽形象和自我思考、顿悟的直观体验,唤起人们对于无限的生命之美的意识,强调对自己内省世界的探索。将生命意识注入艺术的过程,也是一个诞生和创造意义的过程。

《生命涌动》系列

《枯笔飞白》系列

《枯石》系列

■设计者:林锦辉

■作品名称:《缘·源》《渗·意》《臻·新》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说明:

第一单元缘·源,复原畲民,展示畲族服饰工艺,突出别具意义的织带纹饰,钟爱青蓝的审美偏好,华丽多姿的凤冠龙髻。

第二单元渗·意,在不同地域,不同阶段和不同场合的畲乡风情,抓住民族元素中某些原理、形式、特点加以模仿,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挥、完善。

第三单元臻·新,所展示的展品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服饰元素,散发着传统文化光彩的畲族服饰,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当中,跳动着最为华丽的舞步。


 ■作品名称:《缘·源》

■作品材质:925银、皮革、人造宝石、珐琅

■作品类型:戒指、耳饰

■作品规格:控制在4CM*5CM*6CM以内

■作品说明:所谓的“缘·源”,是指“缘”起中国传统文化,“源”来畲族文化的千古流传。“缘”与“源”的融合交汇,再现复原畲民,“奶娘采罡”和“凤凰霓裳”的民俗经典,巧妙运用“凤”的吉祥纹样、三角纹等与“畲”字结合,艳丽畲族服饰色彩,强烈的视觉,展示着畲族气象万千的文化气象。

■作品名称:《渗·意》

■作品材质:925银、人造宝石、珐琅

■作品类型:吊坠、戒指、耳饰

■作品规格:控制在3CM*4.5CM*3CM以内

■作品说明:“山哈银铃”(指的是畲族女孩)由江南秀水青山而生,作品以畲族姑娘传统发饰为造型元素,巧妙地转化为层山的造型,将”畲“字进行变形,犹如山川中的秀水绵延,“畲茶飘香”展现民族风采。

■作品名称:《臻·新》

■作品材质:925银、钛金、人造宝石、欧珀、珐琅

■作品类型:胸针、吊坠

■作品规格:控制在3.5CM*3.5CM*3CM以内

■作品说明:“一个歌言人的坚守”,以畲族文化服饰特有纹样为造型元素,将畲族彩带纹样与畲民“花斗笠”元素相结合,塑造浪漫多彩的“畲带情”,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展现勤劳质朴,心灵手巧的畲民,传承创新,继往开来,礼赞民族,礼迎世界。

■设计者:卢笑

■作品名称:《国粹经典》《生旦净末丑》《腔调》《唱念做打》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说明:

作品总计作品数共20件,一共分为了四个系列。

第一个系列为《国粹经典》,共5件,分别为《国粹经典——生》《国粹经典——旦》《国粹经典——净》《国粹经典——末》《国粹经典——丑》;第二个系列为《生旦净末丑》,共5件,分别为《生》《旦》《净》《末》《丑》;第三个系列为《腔调》,分为两个系列,一为文场系列,共3件,分别为《月琴之魂》《三弦之音》《京胡之调》;二为武场系列,共3件,分别为《铿锵》《声声》《齐鸣》;第四个系列为《唱念做打》,共4件,分别为《唱》《念》《做》《打》。


■作品名称:《国粹经典》

■作品说明:系列一作品灵感来自于国粹经典京剧的头饰,用首饰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戏剧的美感进行表现,运用了较为写实的手法。系列作品分为五件,分别为“生”、“旦”、“净”、“末”、“丑”,通过对五种不同京剧形象的头饰元素进行提取,加以各种珠宝玉石进行点缀,形成了系列作品,将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相结合,运用珐琅工艺与现代的金属首饰工艺相结合,表达京剧头饰文化主题。

■作品名称:《生旦净末丑》

■作品说明:系列二作品灵感来源于京剧生旦净末丑的头饰,运用了抽象的表现手法,将京剧头饰进行了抽象化处理。该系列首饰为5件,在造型方面,将生旦净末丑中角色头饰造型进行提取、概括、变形与再设计,将京剧头饰的点线面构成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在色彩方面,运用了头饰中最为常见的黄色来进行表现,黄色为大多数京剧金属底托的颜色,在该系列作品的色彩选择上,将黄色与银白色作为主色,可以体现京剧中头饰的色彩特点,将京剧中较为丰富的颜色进行了简约化处理,减少了该系列中的颜色,是为现代简约化、扁平化风格的体现,整体系列色彩接近,也是整体作品更加具有系统性。

■作品名称:《腔调》

■作品说明:系列三作品灵感来源于京剧乐器与舞台,将京剧中的传统乐器的造型与京剧舞台中的传统窗棂装饰纹样进行结合,将京剧中文武场的乐器造型进行提取,运用乐器造型进行整体缩放以及部分放大的手法,通过首饰语言对其造型进行表达。

■作品名称:《唱念做打》

■作品说明:系列四作品灵感来源于京剧的舞台表现唱念做打中,在京剧的舞台表现中,唱念做打是演员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是较为抽象的表演方式,如何将抽象的表演形式化作具象的首饰形式是该系列作品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唱》首饰设计时,将京剧中唱时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处理,将戒指中的指圈部分比作演员唱时的嘴,从而进行了具象化表达;在《念》首饰设计时,念白讲究节奏感和音乐性,将戒指上部运用等距的方式将一个个球体分布在戒指上方,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在《做》首饰设计时,该作品更加注重首饰与佩戴者的互动感,运用弹簧的跳动性与首饰进行结合,表达京剧中的翎子功;在《打》首饰设计时,更加注重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形态,将武打的动作进行提取,将其高度概括,再进行首饰化表现。

■设计者:毛雅琪

■作品名称:《Time&Home》《Communicate》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Time&Home》

■设计说明:《纱系列》造型选择是因为作者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一直开玩笑地说我是一个鸡蛋壳,一碰就碎,因此采用形似破壳鸡蛋地圆弧造型,通过高温的淬炼将易碎的泥土变得坚硬,不仅与回忆相互应和,而且给人一种被怀抱的感觉。在视觉动态化材料上选取了玻璃微珠粉体材料,并喷涂于瓷面表面,当观者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通过玻璃微珠对光的反射形成视觉动态化的效果。

《照片系列》照片系列选择家人标志性的、引发集体记忆的时刻,通过釉上彩工艺将定格形象烧制在陶瓷首饰上,使得过往的瞬间化为永恒而存在。辅助图案选择的是父母结婚证防伪图案,与具有年代感的照片相呼应,这种由极简线条组成的四方连续的图案即复古又现代。

作品名称:《Communicate》

设计说明: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人们利用互联网所进行线上沟通,但是通过文字、信号传递的沟通方式在情感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围绕对当代沟通方式的思考进行了《沟通》系列的创作。《沟通》系列首饰采取陶瓷材料与LED电子屏幕的结合,将LED显示屏作为视觉动态化来源,利用陶瓷材料色域广泛的特点,在视觉上形成静态材料与动态视觉之感。

《沟通·Ⅰ》利用倾斜向上的造型和动态图形的视觉暗示,营造“上坡”的感觉,以支离破碎的体块造型表现当代沟通方式和信息碎片感。

《沟通·Ⅱ》利用层叠的造型和陶瓷釉面的色彩营造水面之感,LED屏幕是沉浮表现当代信息沟通方式的不确定感和深度,表现当代沟通方式与面对面沟通方式的区别。

《沟通·Ⅲ》利用中空螺旋造型镂空支撑LED显示屏,通过类似声波的图形表现语音的视觉符号,利用复杂的结构和动态图形映射沟通的困难性。

《沟通·故障》系列此系列以电子屏幕花屏为灵感来源,采用手工成型绞胎工艺制作,利用色泥和不同陶瓷体块对LED显示屏的遮挡表现电子屏幕出现的故障视觉,表达电子产品占据生活的反思。

Copyright @ 2006-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2024047581号-3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免费看英超联赛直播 版权所有

服务电话:010-5827 6201 / 6202

服务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C座21-22层